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公司动态 >200升塑料桶的干燥与储存:避免二次污染,维持清洁消毒效果
新闻中心NEWS

200升塑料桶的干燥与储存:避免二次污染,维持清洁消毒效果

发表时间:2025-09-26

清洁消毒后的200升塑料桶体若未及时干燥,易因潮湿环境滋生微生物或吸附空气中的杂质,需通过规范的干燥与储存流程,维持清洁状态:

一、干燥处理:

食品接触场景:用无菌压缩空气(压力 0.2-0.3MPa,温度 40-50℃)从200升塑料桶口斜向吹入,同时转动桶体,确保桶内水分完全蒸发,干燥时间约 20-30 分钟;或放入无菌烘干房(温度 50-60℃,湿度<30%)烘干,直至桶内壁无可见水珠,水分含量≤0.5%

非食品接触场景:用常温压缩空气吹干或自然晾干(需在洁净通风区,避免灰尘吸附),晾干时间约 4-6 小时,确保200升塑料桶内无积水;

二、储存规范:

分类存放:清洁后的桶体需按“食品接触/非食品接触”“待使用/待检测”分类存放,食品接触桶需放置在无菌储存间(配备紫外线消毒灯,每日照射1小时),非食品桶可存放在通风干燥的普通仓库;

防护措施:200升塑料桶口需加盖洁净的防尘盖(食品接触桶用食品级塑料盖,非食品桶用普通塑料盖),桶体倒置或倾斜放置(避免桶口积水),储存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,超过期限需重新清洁消毒。

、效果验证与记录:闭环管理,追溯交叉污染风险

清洁消毒效果的验证是避免交叉污染的最后防线,需通过“感官检查、理化检测、微生物检测”三维验证,并建立完整记录,实现可追溯:

感官检查:目视检查桶内壁无可见残留、无霉斑、无异味,桶壁无划痕或损伤(划痕深度>0.1mm 需报废,避免残留堆积);

理化检测:食品接触桶需检测漂洗水的清洁剂残留(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,清洁剂含量<0.1mg/kg)、重金属迁移量(符合GB 4806.7 要求);非食品桶需检测残留物质浓度(如通过气相色谱检测溶剂残留,含量<0.01%);

微生物检测:食品接触桶需抽样检测微生物总数(10CFU/g)、致病菌(如沙门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,不得检出);非食品桶根据需求检测霉菌总数(≤100CFU/g);

记录管理:建立“清洁消毒记录台账”,记录200升塑料桶体编号、前序盛装物、清洁消毒时间、清洁剂/消毒剂类型及浓度、检测结果、操作人员等信息,保存期限不少于6个月(食品接触场景需保存1年以上),便于追溯交叉污染风险源头。

本文来源:庆云新利塑业有限公司http://www.sdqyxlslt.com/

 

联系方式
手机:15069256363
手机访问官网